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一个大陆家庭在新的生活记录

2017/04/07 10:17:36 编辑: 美国 浏览次数:188 移动端

  在新快一年了,看了很多,听了很多,也感受到很多。我想记录一些生活片段,希望能对后来的家庭有所帮助。

  我们是一个极普通的大陆家庭。工薪族,一对夫妻一个娃。

  本来没想出国的,在国内工作几年,薄有积蓄,买了车,买了房,生活很舒适。

  可是生活的轨迹往往不由人来定。老公在自己的圈内小有名气,就像棵盆栽一样,被人从北京挖到了上海,又从上海挖到了新加坡。

  当时我的思想斗争相当激烈,来还是不来?要就我一人,别说新加坡了,南极也愿意去。可还有个上幼儿园的儿子呢。

  我是衷心希望他接受中国传统教育的。我知道中国学校负担重,外国学校轻松。可孩子要不从小树立学习观念,养成认真学习的好习惯,长大再想学就晚了。虽说活到老学到老,什么时候学都不晚,可这话是讲给过来人听的,讲给不得不晚学的人的。咱能早早学干吗要等着吃那后悔药啊?小孩子不懂事,且体会不到学习的好处呢,再没个环境督促不就把时间白晃悠走了吗?

  我早下决心给孩子减负了。已经给他考察好了一所提倡快乐教育的小学,那里有不少外国学生,肯定紧不到哪儿去。课外的东西都征求他的意见,愿意学就学,不喜欢的拉倒,咱不跟别人比。学钢琴,别的妈妈挑严格的老师,找标榜自己教过多少学生,考到多少级的那种。咱不要,咱要那和蔼可亲,耐心细致,爱护学生的老师。考级算什么,咱要的是让孩子爱上音乐,陶冶情操,开发智力,就算老师天天教儿歌,小曲儿,只要儿子有兴趣就行。

  可到新加坡恐怕就不得不给儿子增加负担了。还没来之前我就听说这里的孩子要上补习学校,多恐怖啊。在学校学是一回事,念补习学校又是另一回事了,怎么说都是额外增加的负担啊。而且,在国内别人都学,我给儿子减负让他少学,他肯定高兴。可到国外别人都不学的时候,你又怎么能动员他自觉地多学呢?这一来家长可就不好当了。

  但是,思虑再三还是决定一起来!对孩子而言,再完美的教育也不如完整的家庭、慈爱的父母对他的影响大。更何况,对男孩来说,父亲的榜样作用也非常重要,我可不希望独自带他带出个娘娘腔来。

  所以,就这么因缘际会地跑到了新加坡,用老公的话说:我是撅着嘴来的,是带着批评的眼光看新加坡的。

  刚来时看新加坡什么都新鲜。

  原来以为新加坡管理那么严,肯定不让在外面晾衣服。没想到一来就看到了在大楼外,旗帜般飘扬的各色衣衫!好亲切啊!这,这不又到上海了吗?!

  还有,这里居然用简化字!居然还有拼音!!

  街头有不少人会说中文!有时恍惚间我觉得自己根本就没出国。

  街道上的人真少,有点像浦东的感觉。只是地面更干净,而且没有人随地小便!在上海我可是看够那些背过身就当自己进了卫生间的男人了。

  因为头一个月的住宿是老公单位提供的,所以我没给儿子找幼儿园,因为不知以后租房会在哪里,就给他放了一个月的假,结果他迷恋上宾馆的游戏机,都快成神枪手了,赛车也比我开的快,就是学习落空了。

  老公忙着去报到,熟悉工作,我就开始逛街,联系中介找房。

  从报纸上找了个DTZ的中介。当时也不知谁好,就是选美一样找了个华人面孔,有着慈善笑容的人,因为我希望中介了解孩子入学的事,所以特意挑了位大姐模样的。

  这位大姐还真好,和老公一起开车载我们跑遍了全国,看了很多处的房子。我们连想住的地段都没有目标,就要求交通便利,价格合适,所以哪儿都想看看。跑了半拉月也没找到合意的。最后,老公又找了一个中介,给我们找到了现在租住的这处房子。告诉那位大姐不再需要她跑的时候,我觉得特不好意思,人家真是很热心地忙活了半个多月啊。可那位大姐一点儿意见也没提,反而热情的祝福了我们,让我觉得很感动。

  第二个中介也是位大姐,儿子闺女都上学了。自己没车,有时请朋友开车一起带我看房,有时打车带我看。房子定下之前还带我去确认幼儿园和小学的情况,定下之后又帮我办水电申请,电视申请,煤气申请……因为房租压得较低,房东不愿意提供电视和洗衣机,这位大姐就自己买了台电视和洗衣机借给我们用了。我又觉得挺感动的。

立即咨询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