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家境一般的我,是怎么出国留学的?

刚刚更新 编辑: 浏览次数:3156 移动端

出国留学已经不再是精英阶层的特权,越来越多的普通家庭学生也可以走出国门,出国留学将逐步常态化、平民化,那么许多家境普通的留学生是如何完成出国留学,改变自己的呢?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留学生的经历吧!


@亚里士多德的温暖


我本科是在一所双非一本院校读哲学,家乡是一个不知名的小县城,工薪家庭,但在小县城也不算有钱。爸妈在五六线城市工作,奶奶为了补贴家用扫大街。但父母一直重视教育,我知道他们借钱也会供我上学,所以我也一直努力学习,不让他们操太多心。


因为中介费太贵,我的留学申请全程DIY,最终实现去欧洲留学读研究生的愿望,还拿到了学费一半减免和奖学金。


在留学期间,我兼职送外卖,一天工作4小时,一周做5天,工作加小费一个月能转到1400欧元。本来预了10万元人民币留学,现在多出来的钱也还能让我能多去见识一下不同地方的风景,去体验不一样的环境与生活。


虽然可能要面临一定的经济压力,但我相信只要对自己的选择足够坚定和执着,总有一天会梦想成真。


@Michael


家境一般不是不能出国留学,但是你要做好比别人更加努力的打算,也要做好承受更多负担的打算。


大一的时候,第一次和我爸说了出国的念头,但是他当场就爆发了,跟我发微信说“实话告诉你,我工资卡就只有1800元了。”为了多挣点钱给我上学,他膝盖已经伤到差点走不动路了,也没去做手术。


大三成功参加了学校出国的交换项目,我爸开始了解并接受我要出国的事实。但是也在这一年,我妈因为出车祸,双腿残疾,没有去到原来的单位上班,主要是在家炒股,但家里主要挣钱的就变成了我爸。


为了供我出国,我妈卖掉所有股票,和原来公司的同事借了一笔钱,我爸找了一圈同事亲戚,他俩借钱和贷款总共凑够了50万,剩下的10万靠我自己之前挣的和信用卡贷款给勉强凑齐了。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一年工资大概是20万美元,慢慢帮忙还清了家里之前的借款。


我想说的是,如果你够决心够努力,这些经历都会让你变成更好的自己。



@XXXD


我家不到三线城市,父母年收入也不过5万,大学靠奖学金几乎没多少花费。出国也是父母借的朋友几十万。绩点属于中上级别,不过与工作相关的专业课都是TOP的。出国前我问我妈,花这么多钱让我出国,不心疼吗?我妈说,“心疼是心疼,这不是指望着你以后可以赚更多钱还给我们嘛。”


在留学期间我跟几个中国室友合租一套房子,比学校宿舍要便宜不少,也有去中国餐厅兼职做服务员,赚一点自己的零花钱。基本上每顿都是自己做饭,成本成本不过1~2美元的食材,但做出来比饭店10美元的还要好吃。


到毕业回来的时候,卡里还有几万人民币没有花完,全部给回了爸妈。但是在留学期间的这段经历,真的让我见识了许多,变得更加独立和自信。


@strongger than stronger


我是已经工作几年了,国内还有房贷,拿到offer之后担心学费和生活费负担不起,一度想着是不是要把房子给卖了。所以最后还是向朋友开了口,问朋友凑齐了4/5的学费,就这样出国了。


出国之后发现身边很多同学都比自己小,相比他们,感觉自己的目的更加明确——长见识、拿学历以及练英语。所以在室友出去逛街或者去酒吧和餐厅聚会时,我会找机会跟老外聊天,参加学校组织的一切能锻炼英语的活动,当然对于花销也是精打细算,不必要的花销能省则省。


到最后这些目标也都一一达成。现在回想起来,虽然当初的决定有些冒险,但只有朝着自己想要的生活硬着头皮往下走,你才能成为自己真正想要成为的人。



@匿名


想我出生于中国最大城市的一个工人阶级家庭,家里的长辈都没上过大学。小学六年级时父母都下岗失业,我妈后来就在超市打工,每天工作12个小时,整整这样工作了十年。


进大学之后本来立志要出国留学,父母也表示支持,并表示家里还有15万积蓄可以供我出国读研。但我知道15万对他们来说是一生的积蓄,但对于出国留学费用来说还是杯水车薪。


所以我暂时放弃了这个想法,凭什么要父母放弃仅有的养老本供我上一个前途未卜的学位?毕业后我进入一家外资投资银行工作,用这些收入还了大学贷款和郊区房子的房贷。


工作几年后,我申请到了全美排名前3的商学院读MBA,学费全是贷款。我想说的是,家境一般不是不能出国,如果不想依靠父母的力量,也可以将计划延迟,等到自己有经济能力了再去看世界也不晚。


@凡小美是个角色


我家乡是某准一线城市,父母都是普通职工,年收入大概10万左右。我本科在北京一所著IT院校上学,交了个女朋友,和男朋友一起参加了学校和美国对接的交换项目,本来约好毕业后一起出国,但我们最终在毕业前分了手,但还是各自收到了不同学校的offer。


我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但都明白想要向上层阶级流动的唯一方式就是读书,所以他们自己抵押了一套房子,加上向亲戚那儿一共弄到的60万供我去美国留学。


在机场送别时,我妈说:“你要清楚,你现在没有任何退路。你唯一的目标就是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把学费挣回来,生活上能省就省。毕竟钱就那么多了,花完就没了。”


在美国留学的那段日子,是很累,但很快乐。我努力学习,尽量省钱。两年我实际只花了45万,毕业后在美国找到了一份9万的工作,慢慢也帮家里还清了债务。


留学带给我们的,远比想象的要多,留学对每一个人的改变都不同,但是对每一个人的影响都将十分深远。



生涯转换


出国留学较为短期的意义在于通过留学经历,提升自身在就业市场的价值,以实现“生涯转换”。


学历获取


获取国外教育机构授予的学位,是大多数人选择出国留学的初衷。大概从方鸿渐同志的克莱登大学学位开始,国人对于“洋学位”,还是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的崇敬之情的。虽然海归数量越来越多,但相对于“土学位”,“洋学位”在就业市场上的确更加受到青睐。


从整体上来说,国外的教育水平确实仍然领先于国内,其在“思维能力培养”上的优势仍然十分明显(这一点我们在之前《土博士与洋博士》已经讨论过);同时,国外大学的入学门槛却普遍低于国内同等水平高校(无论是本科、硕士还是博士学位)。


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按要求完成课业任务,顺利毕业拿到学位,都是对每一位出国留学的同学的最基本要求,也是留学的“保底意义”之所在。


技能提升


事实上,“学历”与“学位”本身并没有实在价值,其意义只是向相关者(比如雇主)提供一个“能力信号”。


在时间紧张、信息不对称的招聘过程中,基于学历开展筛选的确是一种相对高效率的方式。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真正赋予“海外文凭”价值的是其背后的“求知过程”,洋学位可能有助于跨越初期的入职门槛,但一身扎实的技能才是在职场中安身立命的根本。


如何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我认为重点在于完成从“被动受教育”到“主动要求知”的模式转变。


在应试教育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包括我自己在内)往往习惯了“老师布置任务-自己完成任务-老师做出评价”的反馈模式,这种模式在特定情况下(比如应付考试)是高效的;然而,从职业发展的角度考虑,这种模式并不足以支持我们的长持续进步。


为此,我们必须发展“自己找寻问题-自己布置任务-自己收集资源完成任务”的“主动求知”反馈模式,来提升自身的技能。而国外(相对)更加包容、自由的教育氛围为这种模式转变提供了很好的环境。



丰富人生经历


除了帮助完成生涯转换,实现职业成功。走出国门求学,更加重大、长远的意义在于丰满自己的人生。


培养自立能力


出国留学对于丰满人生的第一个意义体现在促进个人的自立上。出国留学意味着独自一人面对完全陌生的学习与生活环境,这对于每一个留学生来说,都是不小的考验。


客观上来说,尽管过程痛苦,但这种“无论如何都得面对”的“逆境”可以大大提升个人的自立能力。这种“自立”,不仅包括独立照顾生活、完成学业的实际技能,更是体现在精神的“完全断奶”上。通过这种对抗逆境的体验,个人可以以更加独立、自信的姿态面对整个人生的旅途考验。


完善思维体系


爱因斯坦关于教育有如下洞见:“大学教育的价值,不在于学习很多事实,而在于训练大脑会思考。”爱因斯坦此处提到的“事实”指的就是知识。


知识当然重要(毕竟是我们出国留学的第二大意义),但知识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内容。一些不会被频繁使用的知识注定会被忘却,但思维作为一种能力,一定会让人受益终身。


在所有思维能力中,批判性思维是世界范围大学教育中获得最多重视的方面,它具有两个重要特征:第一,批判性思维善于质疑通常被接受的结论,而非无条件接受所谓权威观点;第二,批判性思维善于采用分析性和建设性的论理方式对疑问和挑战提出解释并做出判断。


众所周知,国内的教育方式一直“长于知识灌输,短于思维培养”,而出国留学就给予了我们“取长补短”的最佳机会。在思维与表达没有那么多禁忌、束缚的环境里,我们理应比完成作业、通过考试、提高业务能力、找到一份好工作收获的多一些。


总之,再也不要因为家庭经济的因素而放弃出国留学的念头。你真正要考虑清楚的,是自己为什么要出国留学,并且明确留学之后,你要往什么方向发展。


虽然可能要面临比别人更大的经济压力和学业压力,但是既然下定决心要成为更好的自己,那就硬着头皮往下走吧。就算现在暂时去不了,终究也还是要出去看看这个世界的。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