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幸福才有工作,工作令人幸福——来自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的幸福感研究

刚刚更新 澳际教育 编辑: 浏览次数:1052 移动端

幸福才有工作,工作令人幸福——来自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的幸福感研究
 

近年来,关于幸福感的讨论层出不穷,很多人都纷纷展开热议,重新审视眼下的生活。

自2013年起,联合国将每年的3月20日定为“国际幸福日”,并在这一天发布当年的《世界幸福指数报告》。在今年的报告中,来自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的经济与战略副教授Jan-Emmanuel De Neve参与了第六章节《工作中的幸福感》的研究与撰写工作,为大家献上不一样的视角,以全新眼光去看待工作与幸福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

在这份报告中,既有一些情理之中的总结,也不乏意料之外的发现。


对于幸福的定义因人而异,但大多数人在考量自己或他人是否幸福时,会将生活的方方面面全部划入参考范围之内。鉴于大多数成年人都会在工作中度过每天一大部分的时间,本章节也自然将研究重点定为探究工作本身以及不同工作环境给个人乃至全社会在幸福体验上带来的深远影响。

从下图中我们不难看出,对工作的满意度与全民幸福感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整体幸福指数排名靠前的国家里,人们普遍对于工作的满意程度也相对较高;而在幸福感尚显欠缺的地区,工作也未能给大众带来太多快乐。世界各国的失业率与该国人民的幸福感呈现出截然相反的走势——有工作才能开心,失业总归是一件难过的事情。

不仅如此,De Neve博士还特别指出,工作与幸福感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众所周知,对于工作的满意程度会影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情绪和感受;然而,一个人幸福与否也对于其职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换言之,幸福的人更容易找到好工作,而情绪低落的人面临着更大的失业风险。

一个人幸福与否,不仅直接影响求职成功率,还会间接地决定其工作效率,从而使公司或组织机构的整体业绩发生变化。

与此同时,即便是从事着自己能够胜任的工作,不同职业类型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给从业者带来的幸福感也大相径庭。

在全球范围内,脑力劳动者对于工作的满意度普遍高于体力劳动者;这一点在企业和机构的高层管理人员中体现得格外显著。这样的逻辑似乎不难理解——随着职位晋升,白领工作者逐渐攀至“金领”阶层,不仅掌握了更多的决定权,更得以乐享随之而来的高薪酬和社会地位;反观蓝领工作群体,往往很难在职业道路上取得大的飞跃,在付出辛勤劳动换取不多的报酬同时,有些还要时刻面临各类危险。因此,大部分从事体力工作的人都很难从工作中获得幸福。
然而,这也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论。在北美、澳大利亚、及新西兰地区,从事畜牧业、林业或渔业的体力劳动者,比一些世界其它地区的企业高管表现出了更大的幸福感。如果仔细追究,这样的差异也不难理解——毕竟各行业高管在赚取高薪的同时,也不免要承担更大的压力,而这些人对于失业的恐惧自然也会更高。

提起失业,人们主要关注的往往是对当事人的影响。的确,遭受失业打击的人通常会自认幸福感较低;并且,如此的负面影响持续时间很长,也不会因再度找到工作而完全消失。研究表明,有过失业经历的人,当重返职场之后,会比同僚更为担心再次面临失业的风险。更值得关注的是,他人失业对于那些尚且在职的人也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而已经失业的人却能从其他人的失业经历中找到一些心理慰藉。

对于处于工作状态中的人来说,不同的雇佣形式也左右着工作中的幸福感。

从事兼职的女性,如果因为生活方式或是个人重心不同等原因需要保留更多自由时间,往往会体现出比全职工作的人更满意自己的工作状态;而同样的心态在男士中却并不多见。这也反映出普遍社会分工中的性别差异:正如同为适龄工作者,男性在失业状态中常常会表现得比女性更为消沉。

而对于加入到近年来新兴的共享经济热潮中,选择从事自由职业的人群而言,工作带来的幸福感更为复杂——这些人一方面享受着全职工作者求之不得的空间与自由,另一方面又到面对更多不稳定因素。

类似的状况还常见于浩浩荡荡的创业大军之中——自立门户的人在世界各地都能从工作中体会到更为强烈的幸福感;然而,诸如收入不定、运营艰难等各种压力也随之而来。由此可见,要想从事兼具自由与幸福感的工作,也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和更大的努力。
转自Oxford Said Business School 微信公众号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